文章轉PO自 mobile 01網站--投資與理財,會員 wishwind999 發表的文章。(轉PO文已經原作者同意)

這星期將會有5篇文章都是轉PO,如果有興趣的請看看吧(我自己已看過),覺得當中有一定的道理在,至於到底對不對,我也沒辦法給你絕對的答案,給大家當作基金投資的參考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篇我向金融從業人員致敬!!

無法驕傲的野蠻,只好卑躬屈膝生存

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基金不是不能買,而是整個金融業的結構出了問題,導致基金商品變質。

不得不說,其實所有的金融業界人員,都是一顆小螺絲釘,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。因為養家活口薪水來自於公司的給予,於是公司要從業人員做啥就得做啥。從前銀行只需要從事放款存款業務就可以活得很健康很好;從前劵商只要從事買賣中介、全委代操就可以活得很好;以前保險公司也只要賣好保險就可以過得很棒,但是隨著時代的轉變,只要從事金融業,就必須要十項全能:人壽、股票、基金、產險、存放款、信用卡,都必須賣,沒錯這就是現實。

我們投資人必須清楚當你想要從基金投資獲利的時候,投資人是最弱勢的那一個環節,投資人的現金通常只有流出,除非投資能夠獲利,不然買基金勝率非常的低,甚至低於48%:也就是說當我買入價格十萬元的基金,實際上當我執行這項決策的時候,基金的價值就剩下九萬八(基金成本2%起跳),因為扣除層層成本,實際上我們真正運作的金錢,不是原始的本金,假設投資勝率50%計算的話,我們的錢只會越來越少!(關鍵字:期望值)

那麼為什麼勝率很低的基金,理專仍然推的很起勁呢?答案是:傭金

不可說的秘密:傭金

正常金融業的人員,平均薪資大約落在3.2W - 5W之間,但是有些從業人員,動輒月入十萬二十萬,這是為什麼呢?答案在於傭金 以下公式介紹薪資結構

金融業的薪資 = 本薪 + 職等加給 + 分公司績效加給 + 個人績效傭金

如果在金融業想要快速獲得年薪百萬,捷徑就是你多賣產品,就可以拿超過薪水數倍的傭金。

正常銷售一檔基金,如果業務人員收1.5%手續費,業務人員可以獲得0.5%的直接獎金、0.2%的分公司績效加給,如果銷售的多,業務人員可以獲得0.7%的直接獎金、0.3%的分公司績效加給。假設一檔基金業務人員一個月銷售額有1000萬,那麼這個業務人員即可獲得1000W*0.005=5W 的銷售獎金,加上本薪等就接近月入十萬了!

試問,在這樣薪資結構下的業務人員,為了要得到高薪會怎麼做呢?
不斷的銷售基金、或者高獎金的金融商品。而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低年期的儲蓄險、定存等無佣金或者低傭金的金融商品就會被業務人員拋棄。

海嘯前,我記得父親退休之後拿了一筆退休金存在XX信託,父親一輩子省吃儉用,留了一筆錢好過他的退休生活,但是理專不放過這一筆為數不少的的金錢,告訴父親現在剛好有一個可以領比定存還高的利息,而且幾乎沒有風險的商品給父親,父親不做他想就去銀行了解了:理專跟他分析這個商品,一年有7%的利息,可以按月匯入父親的戶頭,而且只要在約定年過後贖回,可以拿回所有的本金(但是商品DM下面有字體大小8附註:本商品不保證收益)但是保守父親雖然很心動,但是基於會計的直覺,他只買了20%的本金,其他繼續做他的定存!這個商品就是有名的連動債,是的父親買的是引發金融海嘯的雷曼兄弟連動債,結果可想而知最後這一筆只能拿回來買入本金的零頭,但是大家可知道,賣連動債的傭金有多少嗎?連動債的手續費通常為3%,而理專實拿1-2%,而且當時許多退休教師一次就把所有的金錢投入,我認識的理專中,很多人在海嘯前,月入都是以10萬為單位的累加,賣了1000萬可以實拿20萬的傭金!


所以我只能說,在這種薪資體系下的金融從業人員,能夠替客戶設想的人,真的不多,我可以想像多少超業在台上領獎領的風光的同時,手下的客戶的資金:血流成河、屍骨成山、墓草比人高的景象。所謂一將功成,萬骨枯套用在金融業一點也不會不適切!(PS當然有客戶賺錢的,但比例稀少。)

不可說的秘密:金流

我們投資基金的成本(買進買出手續費+基金內的成本)最後會流向哪裡呢?我就用一張圖來說明:這裡金流的出入以國內投信為主,如果是代理的境外基金,金錢的流向略有不同,但是大致上相同!


沒錯,這就是所有與基金相關的人員現金流出與流入的情況!我們可以發現最終我們的錢到哪裡了!是的開銀行、開保險公司、開劵商、開基金公司的金控公司老闆大股東!



那我就依照裡面有直接關係的各層來說明之間的金流往來的情況

劵商、投信公司:

1.投信公司推基金,劵商幫忙賣。投信公司得到資金,劵商拿到部分的手續費,如果超過一定額度,還會有增額的手續費回饋,所以劵商會幫基金公司賣基金,而且會給旗下的業務人員壓力,固定一個月的銷售額度,以保持營餘,而這一份超額的收入,通常是會落入高層的獎金裡面(區主管、分公司經理人)!

2.投信公司拿到錢之後,會回頭去找劵商,在劵商開戶,並且不太談手續費,直接在銷售劵商下單,於是劵商收入增加,高額的手續費成本,會扣除在基金成本中讓投資人負擔,而劵商、投信公司雙方得利

保險公司、投信:

1.透過投資型保單銷售基金,依照銷售額給保險公司傭金,而傭金的部分,不會流入業務人員,會直接當作獎金發給高層以及留部分在公司盈餘中

銀行、投信公司:
1.銀行直接賣基金,投信直接把傭金給銀行,超額的部分,還有超額的傭金,跟劵商相同,假設金額夠大,投信還會把保管銀行給銷售額最高的銀行(但是要符合法規)

業務人員、投資人:
投資人買基金,部分手續費傭金給業務人員,所屬公司再抽一手,最後投信公司、劵商、保管銀行、經理人抽本金,無論投資賺賠。

金融機構、金控老闆:
金控老闆在東監酬勞中先把所有獲利抽一筆、如果有盈餘因為高持股的關係所以從股利中再抽一筆。

由以上結構就可以知道,投資人處於絕對的弱勢,要從層層剝削之獲利,真的需要一定的運氣。

所以要買基金的投資人,是不是我們選擇中間成本相對低的商品購買勝算較高呢?例如:直接投資股票、債劵、貨幣是否會比被別人抽很多手來的好一些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鋼摳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